瑶里镇
东埠古街
高岭国家矿山公园
古镇
南山瀑布
瑶里国园风光
瑶里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东北部,距市区50公里,地处皖赣两省和祁门、休宁、婺源、浮梁四县交界处,是黄山、庐山、宏村和西递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心地带,镇域面积有200.48平方公里,景区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,人口14000余人,辖10个行政村,1个居委会,这里素有“瓷之源,茶之乡,林之海”的美称。
瑶里,古名窑里,历来有“摘叶为茗,坯土为器,富则为商,巧则为工”的地域经济格局。境内遗存大量的古矿坑和古窑址,是景德镇瓷业的东源头和重要的原料基地。明初,因景德镇兴建官窑,瑶里瓷窑外迁,又因瑶里生产的瓷器洁白如玉,“窑里”才改称为“瑶里”。远在唐代中叶,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业作坊。宋元明三朝,是瑶里陶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。当时,主要以加工瓷土、釉果为主,大量的瓷窑也在民间兴起。元代,瑶里民窑已为朝廷生产琉璃瓦,现境内遗留下大量的古代制瓷遗存,在古窑区,瓷片、窑具满目皆是。境内高岭村是国际黏土矿物学通用术语——“高岭土”的命名地,由于高岭土使用价值的发现,导致了景德镇瓷业“二元配方”制胎法的产生,极大地提高了景德镇瓷器的质量,开创了景德镇瓷业的新纪元,从而确立了景德镇瓷都的地位。
瑶里除了具有深厚的陶瓷文化,还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,景区境内峰岚逶迤,河谷交错,保存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,森林覆盖率高达93%;孕育了丰富的物种资源,国家一、二级珍贵植物达8种,珍稀保护动物15种。其中,动物有:金钱豹、黑麂、弥猴、狗熊、獐、山羊、水獭、穿山甲、猫头鹰、山龟、蛇等;植物有:南方红豆杉、银杏、红楠、古樟、兔耳风、鹅掌楸、香榧树等。
瑶里历来物华天宝,人才辈出,是西汉长沙王吴芮的故里,南宋开国侯李椿年的邻里,有清朝工部侍郎吴从至;有开国元帅陈毅生活工作过的旧居。瑶里历史悠久,民风质朴,文化底蕴悠远,每年正月都要举办大型的灯会活动。瑶里的青狮白象灯还被收入江西卷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》一书,瑶里正在积极申报国家民间灯彩之乡。
瑶里还是古赣东北重要的茶叶基地,唐代诗人白居易名句“商人重利轻别离,前月浮梁买茶去”,而瑶里就是浮梁茶的重要生产地。随着古代瓷茶的发展和古饶州至古徽州边界大道的开通,瑶里因位居古微州大道重要节点面发展成为古代浮梁、休宁、祁门等县往来群众的重要聚散地,形成了瑶里古镇,古镇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明清商业街、河东街区、河西街区3条,古建组群有程氏宗祠、狮岗胜览等8处,还有247幢明清古民居建筑保存较完好,古民居都是面河而开,几乎家家都“枕山,临水,屏山”,依其建筑风格而言,飞檐翘角的屋顶,高大的马头墙,粉墙黛瓦,四水归堂的天井,幽幽的青石板街道和砖石木雕装饰艺术,具有较浓厚的赣东北和皖南地方风格。步入近代,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瑶里是皖赣红军游击队活动的重要区域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曾于1938年先后两次亲自来瑶里领导指挥瑶里改编事宜,现在还留下大量的革命历史遗迹。
瑶里风景区境内共有大小旅游景点46处,大致分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两大类。著名的景点有:五股风光、南山瀑布、原始森林、天河谷、梅岭谷、麒麟溶洞、一步岭古建筑群、进士第、陈毅旧居、绕南古窑遗址、古矿坑等。现在,已开通了绿色生态旅游和陶瓷文化旅游两条旅游线路。
瑶里先后获得10多个荣誉称号,分别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、国家AAAA级景区、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、国家矿山公园、国家森林公园、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全国环境优美乡镇、全国生态村、全国文明村镇、全国农业观光旅游景区、国家级生态宜居示范乡镇、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、全国特色小镇、美丽宜居小镇等。
瑶里,集自然风光、人文景观于一体,融千年历史,民俗于一炉,是一处急待开发的处女之地,一个魅力无穷的旅游开发区。